近遇到一个问题:免疫沉淀后,抗体和Protein A/G beads 交联剂是什么?
图一:未结合抗体
图二:抗体被共价结合到蛋白A,G上
为了将抗体共价耦联到琼脂固相化的Protein A或G上,这里DSS交联剂就发挥作用了,它的特点有:
? 抗体非共价结合到蛋白 A/G Plus上
? DSS交联剂共价结合抗体和蛋白A/G Plus
? 抗体不被洗脱下来
为此,科普了一下交联剂相关的信息。
什么是交联剂?
交联剂是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一般在200-600之间,具有2个或者更多的针对特殊基团(氨基、巯基等)的反应性末端,可以和2个或者更多的分子分别偶联从而使这些分子结合在一起。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巧妙地运用交联剂可以使很多工作取得突破。
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细胞膜结构研究,蛋白质结构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研究,生物daodan研究,载体蛋白与半抗原的连接,蛋白质或其他分子的固相化,抗体的标记,标记转移,蛋白质与核酸的连接。
如何选择交联剂?
交联剂的选择基于它们的化学反应性(例如:对于特定官能团的专一性)以及其他与预期应用相关的因素,包括:
? 化学特异性
? 间隔臂长度
? 水溶性和细胞膜通透性
? 相同的或不同的反应基团(同双功能与异双功能比较)
? 自发反应或光反应性基团
? 间隔臂是否可被剪切
? 包含可被放射性标记或其他方式标记的部分
活性交联剂基团与其官能团靶点
反应基团 | 官能团靶点 |
芳基叠氮化物(Aryl Azide) | 非选择性(或伯胺) |
碳化二亚胺(Carbodiimide) | 胺/羧基(-NH2/-COOH) |
zhong氮甲烷(Diazirine) | 非选择性 |
酰肼(Hydrazide) | 醛(-CHO)(氧化的碳水化合物) |
羟甲基膦(Hydroxymethyl Phosphine) | 胺(-NH2) |
亚胺酸酯(Imidoester) | 胺(-NH2) |
马来酰亚胺(Maleimide) | 巯基(-SH) |
盐乙酸酯(溴代或碘代) (Haloacetate(Bromo- or Iodo-)) | 巯基(-SH) |
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NHS-ester) | 胺(-NH2) |
五氟代苯酯(PFP-ester) | 胺(-NH2) |
补骨脂素(Psoralen) | DNA和RNA |
吡啶基二硫化物(Pyridyl Disulfide) | 巯基(-SH) |
乙烯基砜(Vinyl Sulfone) | 巯基,胺,羟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