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用于从大鼠骨髓中分离中性粒细胞的试剂盒,其主要组成包括试剂A、试剂C、细胞洗涤液、红细胞裂解液和全血及组织稀释液。 大鼠骨髓中性粒细胞分离液试剂盒
产品分类
注意:本产品试剂组分和操作步骤发生变化,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
保存:本产品对光敏感,应该室温避光储存,保质期 2 年。无菌开封后,保存于室温。
试剂盒组成:
试剂 A 200mL 室温避光
试剂 C 100mL 室温避光
红细胞沉降液 100mL 室温
细胞洗涤液 200mL 室温
操作步骤一: 红细胞沉降(仅供参考)
沉降去除红细胞:取骨髓单细胞悬液与血液稀释液(注射用生理盐水或 1×PBS)及红细胞沉降液按 照 1:1:1 比例混匀,室温下静置 30-40min 后,可见红细胞沉于试管底部,小心吸取上清层(富含白 细胞及血小板)用于后续细胞分离。
操作步骤二:
样本分离(仅供参考)
1. 样本分离:当样本体积小于 5mL 时,先在离心管中先加入 4mL 试剂 A,后将 2mL 试剂 C 小心叠加于试剂 A 之上,形成梯度界面(样本体 积大于等于 5mL,试剂 A 与试剂 C 比例 2:1,试剂总量等于沉降后样 本含量),将悬液小心平铺于分离液液面上方。由于密度差异,可见明 显的分层界面(注意二者的总体积不能超过离心管的三分之二,否则会 影响分离效果)。
2. 室温条件下水平转子 600-1000g ,25-30min(血液体积越大所需离 心力越大,离心时间越长,最佳分离条件需摸索,离心最大转速不超过 1000g)。
3. 离心后,离心管中可见两个环状乳白色层,上层为单个核细胞层,下层即所需中性粒细胞层(受 个体差异及分离条件影响,粒细胞白膜层可能会出现颜色较浅的情况)。
4. 用吸管吸取下层中性粒细胞白膜层至新的离心管中,加入 10mL 细胞清洗液洗涤细胞,250g,离 心 10min。
5. 弃上清,加入 5mL 细胞清洗液重悬细胞,250g,离心 5min。
6. 弃上清,重悬细胞备用。
骨髓单细胞悬液制备:
小动物骨髓的采集:
1. 处死动物,无菌提取股骨和胫骨,剪去两端软骨,露出红色的骨髓腔(注意尽可能少的剪走骨 髓腔)。
2. 取 1ml 的无菌注射器,吸取少量的含有 10%标准胎牛血清的稀释液或者是含有血清的培养基,冲 洗骨髓腔以获得骨髓。
3. 最终制备成 2×10 8–1×10 9 /ml 的单细胞悬液备用。
大动物骨髓的采集:
大动物骨髓的采集可采取活体穿刺方法:先将动物麻醉、固定、局部除毛、消毒皮肤,然后估计好 皮肤到骨髓的距离,把骨髓穿刺针的长度固定好。操作人员用左手把穿刺点周围的皮肤绷紧,右手 将穿刺针在穿刺点垂直刺入,轻轻左右旋转将穿刺针钻入,当穿刺针进入骨髓腔时常有落空感。连 接注射器缓慢抽吸骨髓组织,当注射器内抽到少许骨髓时即停止抽吸。用含 10%标准胎牛血清的稀 释液调整细胞浓度为 2×10 8–1×10 9 /ml 的单细胞悬液备用。
常用的骨髓穿刺点:
股骨:穿刺部位在股骨内侧面,靠下端的凹面处;
胸骨:穿刺部位是胸骨体与胸骨柄连接处;
肋骨:穿刺部位是第 5~7 肋骨各点的中点;
胫骨:穿刺部位是股骨内侧、靠下端的凹面处。
如果穿刺采用的是肋骨,穿刺结束后要用胶布封贴 穿刺孔,防止发生气胸。
注意事项:
A.开封前颠倒混匀,本分离液为无菌产品,为延长分离液保存时间,请在无菌条件下启封,避免 微生物污染。
B.分离液使用时应始终保持室温(18℃~25℃),如室内温度较低,可将分离液预热。4℃或者是 温度较低的条件下离心,可能会导致白膜层不清晰。
C.血液样本最好为新鲜抗凝血(采血 2h 以内),为保持中性粒细胞的活性,应避免冷冻和冷藏。
D.稀释血液或洗涤细胞,不可使用含 Ca、Mg 离子的缓冲液及培养液,其成分会导致血细胞凝集, 大大降低细胞得率及纯度。
E.部分塑料制品(如聚苯乙烯)因其带有的静电作用,可能会导致细胞挂壁,影响分离效果。
F.血液样本的粘稠度或者是温度差异,可能会影响分离效果,可以调节离心转数和离心时间,摸索 最佳的分离条件。
G.如果要进一步对分离的细胞进行培养,注意全程保持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
H.不同动物血液在不同比重分离液中的细胞离散系数及细胞带电不同,用户在制定分离液时应提 供所需分离液的比重、动物种属及被分离细胞的名称。
【本资料源自公开渠道,如需(此处)屏蔽,请联系删除】
标题:Biomimetic “Trojan Horse" Fibers Modulate Innate Immunity Cascades for Nerve Regeneration
成员:Jie Wu, Jincheng Tang, Lichen Zhang, Wei Wang, Ziang Li, Liang Zhou, Xinzhao Jiang, Yiyang Huang, Qiangqiang Guo, Wenbo Wang, Zhouye Ding, Feng Cai, Kun Xi, Yong Gu, Liang Chen
论文因子:15.8 发表期刊:ACS Nano pmid:39708371
【本资料源自公开渠道,如需(此处)屏蔽,请联系删除】
标题:Gut microbiota-derived acetic acids promoted sepsis-induce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by delaying neutrophil apoptosis through FABP4
成员:Xuan Weixia, Wu Xu, Zheng Longcheng, Jia Huayun, Zhang Xiaoju, Zhang Xulong, Cao Bin
论文因子:6.2 发表期刊: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pmid:39453486
【本资料源自公开渠道,如需(此处)屏蔽,请联系删除】
标题:Immune-defensive microspheres promote regeneration of the nucleus pulposus by targeted entrapment of the inflammatory cascade during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成员:Liang Zhou, Feng Cai, Hongyi Zhu, Yichang Xu, Jincheng Tang, Wei Wang, Ziang Li, Jie Wu, Zhouye Ding, Kun Xi, Liang Chen, Yong Gu
论文因子:18.9 发表期刊:Bioactive Materials pmid:38549774
注意:以上文献 仅供参考
大鼠骨髓中性粒细胞分离液试剂盒
大鼠骨髓中性粒细胞分离液试剂盒